小程序風口的產生與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逐漸消逝關系密切。移動端用戶的爭奪,已從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從搶占用戶轉向搶占用戶時間。然而,卻有一塊尚未完全開化的巨大流量池—微信小程序。隨勢而動,僅一發可抵千斤。
有人說“小程序”便是下一個“微信公眾平臺”;也有人說“小程序”是張小龍為下一代物聯網來臨前進行的準備。而我認為遠不僅如此。小程序正在將微信打造成一個類“OS”系統,承納百川,志在萬物。
小程序究竟是什么?
小程序是能夠 提供高性能流暢體驗的手機程序 。本質上是由微信將需要下載至手機上部分通用的資源與微信客戶端進行了共用,從而在小程序運行時,減少了諸多資源加載、傳輸的過程,進而提供幾近于App高性能的流暢體驗。
意味著, 速度和流暢度要遠遠優于H5網頁 ;同時, 無需進行下載 ,便利性遠遠優于App。
小程序對微信的意義在哪?
1. 移動互聯網下半場流量爭奪、粘度爭奪
自16年甚至更早的時間點開始,移動互聯網已經進入了紅海的博弈階段。人口流量紅利逐漸消逝,諸多公司從 “經營流量”轉向“經營用戶” ,并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超級用戶思維”。所謂 超級用戶思維 ,指的是不僅僅關注我擁有的用戶量級,更關注我有多少超級用戶(付費的or高認知的or高粘度的等等)。
同時,諸多產品也從搶占 “用戶量” 轉向搶占 “用戶時間” ,并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做“國民總時間”,你的App占據了多少國民的時間,來衡量你在市場的競爭情況。
對于微信來說,也很難去滿足于日活數億的現狀。日活的增長量幾近瓶頸,那么粘度和時長以及打造 超級用戶 ,則對于微信而言是新的重任。
而小程序,正是通過提供無數用完即走的產品,讓用戶能在微信上完成更多操作、獲得更豐富的體驗。從而達到, 有事兒,別下App了,來找微信。
并且,在線上流量幾乎難有增量的今天。諸多產品都殺到了線下,不論是新零售的火爆還是移動互聯網強勢布局線下,都是因為線上獲客成本劇增,而線下卻如同藍海。
(線下小程序點餐)
操作上的一小步,移動互聯網的一大步
2. 為物聯網時代“萬物互聯”早做準備
設想一個場景,有,我們人能夠連接身邊萬物(一切物體、軟件、硬件)。你想看電視,一個眼神就能打開電視;你想找停車位,全息眼鏡就能給你指明哪里有位置。這是一個很為理想的場景。而,微信想要做的,便是在物聯網真正來臨前早做準備。
我們人類能借助何種載體與物體發生連接,是腦電波還是眼鏡,或者是我們目前的智能手機,這取決于當下的科學技術。而能以何種方式與物體發生連接,則是人腦的想象力所能駕馭。
小程序,是以二維碼為入口,我們可以將二維碼想象成一個物體上“單純意義的識別物”,由一堆編碼構成。未來,世間萬物都可能會有其獨特的編碼。人類可借助相應的載體進行控制。而小程序,正是在布局這些萬物的編碼、萬物的入口。
智能車/無人車正在逐步進入我們的生活,而發動這些車的鑰匙很可能就是你的手機。
只需要點擊開啟我的車,車門便自動打開。 這是小程序與物聯網發生的一次重大的強強聯合。不是起點,更不是終點。這種場景,也更加符合了用完即走真正的概念。
3. 打造基于微信生態的類“OS”系統
我們熟知的手機系統無非是Android、iOS。而微信要做的,便是基于微信生態,建立起來微信特有的產品系統。如何在微信中進行產品設計、如何在這樣一種“操作系統”下提供的交互體驗,都將是新的問題。
而這件事情,能做的公司恐怕屈指可數。而,流量巨無霸的微信便是當之無愧的頭牌。前兩個打造出智能手機OS系統的谷歌(Android)和蘋果(iOS)如今早已成為企業。作為平臺,作為想要連接萬物的微信,更不能放過這個機會。
騰訊團隊的宏圖大志和富有遠見的可怕視野,讓人細思極恐。
而支付寶也在微信小程序上線后的半年后,于17年8月18日正式公測了支付寶小程序。這次追趕有點慢,但競爭卻已經到來。
微信小程序過去一年做了什么?
2017年1月, 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線
2017年3月, 向個人開發者開放,并支持打通公眾號
公眾號可跳轉小程序
二維碼可跳轉小程序
2017年4月, 加強小程序與公眾號聯系
公眾號可關聯不同的3個小程序
公眾號可關聯同一主體的10個小程序
同一個小程序可關聯*多3個公眾號
2017年5月, 流量入口擴充
分享至群聊可獲取群ID及名稱
開放附近小程序功能
小程序數據助手發布
頁面內可放置分享按鈕
可接入微信運動、播放音樂等功能
2017年6月, 小程序擴充推廣功能
支持自定義關鍵詞
新增“星標”功能
小程序可跳轉小程序
門店小程序支持播放視頻
三方平臺可管理門店小程序
2017年7月, 開發者能力大幅提升
新增狀態信息展示
后臺增加運維中心
三方平臺能力提升
升級獲取用戶信息的方式
2017年8月, 打通小程序數據壁壘
門店小程序可跳轉關聯小程序
提供手機號快速填寫組件
提供微信會員卡開卡組件
附近的小程序功能升級
2017年9月, 增加小程 序與公眾號聯系
小程序內支付后可關注公眾號
搜索框下方,增加小程序快捷入口
2017年10月, 小程序能力升級
新增相機組件
優化音頻功能
用戶訪問來源進一步完善
2017年11月, 小程序靈活度大幅提升
支持內嵌網頁
小程序可通過公眾號底部廣告位推廣
2017年12月, 小程序開放更多維度能力
升級實時音頻錄制及播放能力
開放硬件連接功能
入口強升級,新增下拉小程序任務欄入口
小程序菜單升級,支持小程序間便捷切換
游戲接口提供,支持基于微信的游戲開發能力
另外,有騰訊的朋友曾向九哥透露,在即時雙向視頻、多路視頻等更多強大的功能也已經支持但尚未開放,可能不久的將來便能對小程序提供使用。
綜述,結合一年小程序的迭代情況。我們能看出迭代速度和能力開放的維度都有了更大的加持。根據公開的迭代信息, 目前小程序可支持的能力如下圖。
小程序有哪些勢能可借?
說了這么多,*終的落腳點還是談機會。小程序上線一年,目前已經覆蓋幾十個領域,近乎70萬個小程序產生。
基于微信“ 尋粘性、聯萬物、造OS ”的方向,也正是我們所可能借到的勢能。
1. 新流量入口
對于初創公司而言,小程序便是基于微信流量的新的流量載體,并且基于微信高活躍、高打開次數的現狀下與微信形成互利共生關系;而對于傳統移動互聯網產品,則多了一個可從小程序獲取流量的機會。意味著變現,會有新的可能。
如下圖,小程序用戶各場景入口的分布情況。
用戶主要集中于分享、發現、公眾號,而今還上線了頂部任務欄。用戶將有更多機會、更多場景去訪問對應的小程序服務。同時,微信在小程序內容傳播上仍給予了很強的支持,雖然目前還不能分享到朋友圈,但是已經是設想之內,只是早晚的事兒了。
對于小程序這樣的場景,獲取流量的思路將與以往App導量是有很明顯的區隔。h5調起App、導下載等等,在這里是玩不轉的,更應該以服務直接切入,將其當做一個“OS”平臺而非流量池,進而去完成商業上的閉環,而非將產品服務局限在App或是PC。
當然,大多數公司也擔心自此被微信把控了命脈或者難以超越微信,但其實細細想來曾經windows上的QICQ,Android上的微信、淘寶不也是這樣開始的嗎?要牢記, 商業閉環、服務閉環才是真正的價值歸向 。
2. 潛在的線下機會
目前小程序覆蓋用戶線下城市分布, 有48.9%集中在一線城市 ,其中北上廣深 超一線 城市約占 總體16.7% 。這意味著三、四線的小城市、鄉鎮其小程序用戶覆蓋比率是大大低于移動端產品這些城市覆蓋的比率(移動端超一線比例僅10%)。意味著這些城市有可突圍的潛力,
同時,小程序的線下流量獲取的打法及服務的提供在一線之外的城市并未有完善的解決方案,或者是戰局未到。
那么,這就是機遇。是真正適合小程序、適合線下探索的一次機會。
3. 公眾號余溫未退
微信對小程序和公眾號間協同關系的打造可謂是下了大力氣。綁定小程序、內容分發小程序、關聯小程序模板消息等等用來助力小程序用戶存留、粘度及用戶價值;而小程序支付可關注公眾號、可嵌入h5頁面等等又用來反哺公眾號用戶量增長。
在十萬加盛行的今天,公眾號用戶增長乏力的今天,卻又能讓公眾號產生另一層面的商業價值,而小程序亦能創造公眾號的新物種。其中的玩法,可期可待。
在微信里,未來的產品中,公眾號的粉絲或是你的用戶數量,小程序訪問量或是你產品日活,完善的交易路徑或是你商業閉環。